close


就是上午最早的那一堂。(喔,如果上午有課的話)

今天看聯合報A15的一篇投稿,裡面提到台灣的大學生不喜歡早起,於是教授配合學生把課開晚,卻導致惡性循環的問題。年輕人的競爭力是否會反應在這種學習的心態上呢?看在老一輩的人們眼裡,會不會覺得台灣大學生「快沒救了」呢?非常有趣的一個議題。

學經濟學的人,大抵總是相信誘因(incentive)的。

固然許多人都公認的現代網路環境,使得年輕人的夜生活成為常態,進而導致不容易早起的問題,學習也就受到影響。但故事就只有這麼簡單就結束了嗎?該篇投稿者(大學教授)於文章中提到,在外國其實也見過類似的情形。所以我國學生的競爭力跟外國比起來的話...?國外的情況我畢竟不是非常了解,所以也不便深究。不過就拿台灣來說,這種大學生第一堂課的(平均而言)習慣性缺席現象,我是有一些個人的看法。

先從簡單統計學上的觀點來看吧!

台灣的大學生密度太高了。

白話的說,就是太多不適合念大學的人在念大學。

所以,以一個普遍性(=平均)的角度來觀察,我們發現很多大學生似乎並不熱衷於課業。那麼是否追根究柢是因為很多大學生根本不適合念大學?你要求這些人因為念了大學就有所改變?我看是很困難吧!台灣的教育體系不重視職業訓練,所謂的「文憑」在很多場合往往只在乎非職技體系的學習證明,這樣的環境導致大學林立,然後再來要求這些「大學生」符合社會對所謂高競爭力的期許,是否有本末倒置的疑慮?

從更貼近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的話,我們得檢視一下大學生念大學的誘因為何。

(公立學校)學費太低了。

政府不當管制學費結構的結果,導致念書的成本實在太低。有時候對一個學生來說,念書幾乎不需要考慮成本,那麼你如何期待這樣的學生去重視學習?更可怕的是,很多學生把「家長付學費」這件事情看得理所當然,在他們眼裡,念書是不是根本就是零成本?

在上述這種情境下,如果社會的(扭曲的)價值觀又賦予學生一種「我得念大學才行」的想法,是不是就有一窩蜂(根本不適合)的人跑去念大學了?就拿整個國家資源最豐富的台灣大學為例吧!一個台大學生每學期的學費是多少?數字低到叫人覺得不可思議。當念書不需要考慮成本,你如何期待學生能夠培養出主動、積極的學習心態?我這樣的論述,並不是在告訴大家「念書是有錢人家的事情」。很顯然不是。高學費收入,就代表高獎學金支出的可能,因此依然能夠吸引適合念大學的優秀、但家境貧窮的學生入學就讀。一個高學費的體系根本不會流失具備潛力的大學人才。

我想,當我們的政府教育官員在設法處理他們所謂「台灣大學生競爭力不足」的議題時,如果不把這個議題看成是一整個系統的問題,而只是想要去窮盡大學生自身為何不具備學習熱忱的話,那麼永遠只會導致政策失敗的收場。

我能有所期待嗎?(苦笑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enat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