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均衡(equilibrium),是一種穩定的狀態。

那是主流經濟學分析的核心概念。我們總是在尋求模型(一個簡化的世界)的均衡解,或者均衡附近的狀態。換言之,我們假設有均衡存在。(通常可以進一步從數學上證明均衡的確存在--藉由加諸許多強烈的假設)

DSC00272.JPG 

最近看了這本書:<敗部經濟學(Why Most Things Fail)>,作者(經濟學家)對這種概念提出了許多的挑戰。其中一項令我印象深刻的質疑,就是「一個均衡調整至另一個均衡的過程,是曖昧不明的。(p34)」第一次遇見這個想法,是在碩一時的個體理論課堂上,由系上一位個體經濟學的教授提出來、對於總體經濟學中的均衡調整(所謂的"equilibrium path")的困惑,或批判。但這本書<敗部經濟學>則更加嚴厲,認為整個經濟學領域的均衡概念,都沒有交代清楚我們的體系是如何從一個均衡過渡到另一個均衡--需要多久的時間?調整的速度是均化而平順的嗎?或者忽快忽慢?......

作者Paul Ormerod很明顯是disequilibrium的信仰者,認為我們的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的均衡。(或者我們永遠無法達到該均衡狀態,如果有的話)

以下是我認為一個很有意思、值得任何人去嘗試思考的問題:

Randomwalk.文獻上所謂的「隨機漫步」

如果將股價(或其每日報酬率)以時間序列資料來表示,會發現其強烈的隨機性。換言之,無法藉由過去的資訊預測未來,彷彿股價的每一步都是隨機產生。所以股價是隨機決定的嗎?任何人都能明確否定這個問題。股價是大量供需的堆疊所決定的,而這每一個供需的產生,又導因於不同個體的不同誘因。從個體層面來看,因果總是存在的,但當我們將個體行為堆疊為總體現象(i.e., "as a whole")時,「因果」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看似隨機的表象。但這個表象卻會再次「反饋」回每一個個體,對所有人造成後續的影響。

這就是不確定性;

我稱之為「無限因果」。(呃,不要理我)

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。可怕(可悲?)的是,當我們進一步去探討這所謂不確定性的來源時,會發現重點不在於我們對資訊掌控的多寡,而在於我們無法處理大量個體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。白話地說,就是「你做什麼都會影響我,我做什麼也都會影響你。」經濟學中的賽局理論(game theory)嘗試對這種體系進行分析,不過在<敗部經濟學>這本書中,仍然點出了許多該理論的限制。

即便是你對一個體系的每一個個體的所有資訊都完全掌握,你仍舊無法預測未來。

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西洋棋的例子,十分生動。(不了解西洋棋的讀者可以直接把它代換成象棋、圍棋、甚至跳棋...etc,這都不影響背後欲傳遞的訊息)

「隨機西洋棋」,是把初始盤面的所有棋子隨機擺放之後,再依照正統規則開始進行的西洋棋遊戲(我只玩過正統的,沒玩過這種隨機的)。但這真的是隨機嗎?除了最一開始的盤面狀況,完全不是參賽者所能掌握,然而一但起手之後,每一個選手(也就只有兩個)都能掌握所有的訊息。什麼是所有的訊息?皇后怎麼走?(=遊戲規則),我走完換你走(=遊戲規則),怎麼樣算check mate?(=遊戲規則)

選手面臨的是一個非常明確、並且一致不變(consistent)的規則,整盤棋局依循這個規則走到結果為止。你知道所有你能走的步數,甚至知道每一步之後,你的對手所對應能走的方法有多少。然而你卻不知道誰會贏。你知道嗎?你擁有全面的資訊(=所有可能的未來),卻無法預測一場西洋棋賽局。

現在讓我們來想像一個更貼近我們真實世界的「隨機西洋棋」吧!

初始盤面隨機擺放之後,選手每下一步棋,整個盤面上的某一種(或多種,如果你喜歡)棋子的走法規則會跟著以隨機的方式改變,例如:皇后突然不能跑斜線了!將每個棋子的步法規則也隨機化,彷彿每一只棋子的走法都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策略,會隨時間改變。你能預測這場棋局的結果嗎?雖然你無法掌握隨機改變的細節,但每一次這個體系面臨隨機衝擊之後,你都擁有完全的資訊。意思是,你知道新的規則是怎麼一回事。即便如此你也無法預測賽局結果。

回到我們的現實世界。你知道你的對手的策略是什麼嗎?你知道它會如何改變嗎?你知道你有什麼樣的對手存在嗎?你知道現實世界的「規則」在哪裡嗎(if any)?很多時候,我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。我們嘗試了解更多,但發現永遠不夠。而最可怕的是,即使你掌握了一切情報,仍然無法精準預測未來。

不確定性。

這就是為什麼作者認為失敗才是常態的理由。(Why most things fail?)
看起來十分悲觀?但這不代表我們只能坐吃等死。不過對這一部分細節有興趣的人,我建議可以直接去翻這本書<敗部經濟學>。但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讀者而言,這本書硬了點,我恐怕它算不上是什麼大眾「經普書」。

書的後半部則提到了有關生物經濟學領域的一些發現,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,在此我不打算繼續深入。

市面上抨擊經濟學的著作或言論,其實非常多。但<敗部經濟學>這樣的書,(作者也寫了<經濟學之死>這本書),如此地鞭辟入裡,卻是出於一個經濟學家之手。我要說的是,經濟學界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。那些喜歡嘲諷經濟學的人似乎都沒有搞清楚這個事實。似乎他們認為經濟學家浸淫在自己的世界裡非常滿意、不問世事,好像沒有外人點醒就永遠不會有所自覺。這真是錯得離譜。要看批判經濟學的,好的著作,不用去找這些人。找經濟學家就夠了!

這至少證明了這門科學還是不斷地在自我檢視、修正、並且改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enat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